4月19日下午2:00,由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和衢州市建筑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浙江建工五建建设有限公司和浙江建材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承办的浙江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暨技术质量安全网上“云”观摩会在集团龙游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举行,省建协副秘书长叶青、集团总工程师金睿、五建建设公司总经理余雪峰、衢州市建协副会长余国民先后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短短一个半小时的“云观摩”网上人员及各内外部单位、项目部有组织观摩共有约3.3万人。
此次观摩会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为主题,因疫情影响现场观摩,改为以“云观摩”形式,向企业、向公众、向社会展示工业化、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经验和做法,紧紧围绕疫情时期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共同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群众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大家通过项目情况介绍片、党建展示区、质量实体样板区、安全文明施工观摩区、智慧工地展示区,浙西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园智能建造产线等线上观摩,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项目的广泛应用,项目的外观形象和内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绿色环保,智能建造产线等管理,都表示十分赞赏。
观摩会以浙江建工五建建设有限公司龙游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城东商务中心项目为主会场、浙建集团浙西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园为分会场。龙游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城东商务中心项目是迄今为止龙游县最大的公建项目,也是未来龙游城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项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设计理念,形成以行政、文化、体育为主导功能的综合性地标性建筑群,是县“14456”工作布局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城东的开发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浙西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园是浙建集团在龙游投资建设的产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浙建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的建筑工业化项目、新兴战略产业投资项目等,计划打造浙建千亩产业园区。龙游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城东商务中心项目PC构件、钢构件由浙西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的相应工厂制作,工厂均采用智慧产线和系统进行生产和管理。钢构件由钢构机器人产线生产。该产线由建工研究院研发,被列为“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通过验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线所在车间也被省经信厅认定为“浙江省首批数字化车间”。
观摩会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为主题,围绕项目“技术质量安全”中心任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实体实景,观摩项目现场、PC构件智能生产线、钢结构厂智能机器人生产场景。利用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人、机、料、法、环”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项目现场安全、质量、技术、进度、投资管理受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坚持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强调项目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积极研发了钢结构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智慧工地公共平台、数字式检测工具、实测实量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质量信息化管控,实现工程质量以数据衡量、对比分析、改进提高的管控方式。
加快智能化建造推进
智慧工地应用:
本项目应用了集团自主研发了智慧工地公共平台,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荣誉称号。平台分为工地人员、材料物资、机械设备、现场环境及智慧项目管理五个功能,对接信息采集智能工具或设备,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及应用,做到项目部“最多录1次”。数据聚合功能覆盖“人、机、料、法、环”生产各要素。为项目和企业创造直接可衡量的经济效益,从一线及局部改变了原有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人员管理:主要实现了整个现场人员数字化管理,包括劳务实名制、实名考核、岗位证书及特种作业的信息、定位信息、安全教育信息、人员调配等信息收集,判断、处置和分析业务。
物资材料管理:“浙里磅”通过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地磅设备,实现对进出场材料“量”的精细化管控和大数据分析,最终为“按实结算”提供数字化管理数据,从而加强成本管控。通过“浙里磅”的数字化控制,项目砼直接节约成本初步估算约200多万元。
施工现场管理:工地的场地环境、围护、施工区域、生活区域的管理、施工用水、用电、建筑垃圾等资源的信息收集、判断、处置与分析应用。
机械设备管理:对现场机械设备计划、安装、检验、验收、使用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建立机械设备台账、实现一机一码、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保养建立数字化台账,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管理、采集设备位置及轨迹,优化机械设备的配置。
智慧项目管理模块: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将工地上原本无法被收集以及纸质资料通过移动端快速收集,形成电子资料,全面实现工地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
智能建造信息模型技术:
本项目充分运用智能建造BIM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施工策划阶段,运用BIM技术建立全专业模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展示施工工艺及各部位节点施工,在复杂节点施工前,通过BIM对相关班组进行可视化交底,大大提高效率和施工质量,避免返工,节约成本。同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做到技术引领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通过BIM对工程进行深化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和建筑实用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助力工业化建筑起航
建筑工业化:
1、钢结构工程方面:采用了集团自主研发的钢结构机器人生产线,从设计到安装全过程数字化,采用Tekla软件设计与深化,建立加工精度级的钢构件单元模型。将钢构件具有加工定义的数据通过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和边缘计算平台,下发给设备端进行生产。钢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通过钢结构生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实现了全过程钢结构智能建造。
2、PC构件方面:在深化设计阶段全程就利用BIM技术建立装配式户型库和装配式构件产品库,使装配式建筑户型标准化,提高预制构件拆分效率,实现精细化设计。通过BIM指导生产,BIM数据直接链接构件生产设备,使生产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管控;可视化生产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展示,隐蔽资料云端数字储存,数字化的生产过程轻松实现了一键质量追溯。
项目运用了集团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三五”课题自主研发的“工业化建筑项目管理平台”。平台通过构件编码规则将RFID芯片、构件及BIM模型进行唯一关联,利用RFID实现对构件全过程(加工、运输、安装、验收等)的项目管理。通过对RFID中携带的构件全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工业化建筑的精细化、数字化项目管理。
本次观摩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我省建筑企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建设水平,推动我省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的转变。历年来,浙江建工五建建设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对内挖潜,不断向外开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奋勇搏击,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注重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始终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坚持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强调项目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不断建立完善工程创优策划、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宣传建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工程创优和培养工匠队伍,为我省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